2023年零售渠道药品市场发展格局
前 言
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院外零售渠道*在全渠道市场中占比近30%,仍以传统药店药品销售为主,但增速明显低于DTP药房和互联网电商渠道。那么,三个细分零售渠道的发展有何特征?近年来处方药市场规模占比变化趋势如何?2023年分渠道销售排名TOP20的企业有哪些?零售终端药品市场的重点治疗领域和产品表现如何?本文将逐一揭晓。
补充说明
*本文编辑并节选自法伯科技于2024伯云会发布的《中国药品市场格局及前瞻》蓝皮书,完整版79页纸质版蓝皮书获取方式见文末。
院外零售渠道*:包括线下实体药店(传统药店和DTP药房渠道) 及线上医药电商B2C平台。法伯定义下的DTP药房渠道覆盖医药流通公司、医疗科技公司、以及普通连锁药店三大类专属DTP连锁药房60余家,共计3,969家门店。互联网电商渠道仅包括以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为代表的B2C模式。
三个零售渠道发展特征及市场表现
线下实体药店方面,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零售药店总数突破62.3万家,其中零售连锁总部6,650家、下辖门店36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6.3万家。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院外渠道在全渠道市场中占比近30%,其中传统药店和DTP药房市场贡献分别为21.7%和2.1%,同比增长4.2%和27.3%。
相较于传统流通渠道,医药电商则在选择性、便利性、及时性、偏远地区可及性等方面占优,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显示,以京东健康及阿里健康为龙头的医药电商B2C渠道市场增速在2020年达到峰值(86.3%)后持续回落,2023年同比增长25.1%,渠道贡献5.4%,与2019年相比提高了4.2%。
院外零售渠道处方药规模占比变化趋势
限于药品的处方流通,零售渠道一直以销售非处方药品(OTC)为主,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处方开始向院外流动,尤其是高值药物、自费药物及带量采购未中标产品等。与此同时,零售药店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或通过互联网医院医生来为患者开具处方药。法伯数据显示,零售药店处方药市场占比已达到50%以上,其中线下实体药店较高,2023年达到57.3%,线上互联网电商渠道处方药占比与2022年相比略下降(图1)。
图1-零售渠道处方药占比及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2023年零售终端企业竞争格局及表现
企业竞争格局方面,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线下实体药店处方药规模达2,561.8亿元,其中外资企业占比35.3%,同比增长12.4%;互联网电商渠道处方药市场规模达501.1亿元,外资企业占比42.1%,同比增长14.4%。
内外资头部企业排名及销售表现
院外零售处方药市场线上线下两类渠道头部企业中共9家重合,分别为6家外资企业阿斯利康、拜耳、罗氏、辉瑞、晖致和诺和诺德,以及3家内资企业正大天晴、白云山集团和北京同仁堂。诺华、石药、赛诺菲和恒瑞等仅在线下实体药店排名较高,而礼来、齐鲁等企业仅在线上电商排名较高,这与企业的主要产品特征和布局有关。
线下药店处方药市场中,排名前20位厂家内外资企业各占一半,销售额合计占比36.7%。阿斯利康以近130亿元销售额排名首位;内资企业中排名较高的为排名第四的石药集团(表1)。
表1-2023年零售渠道销售排名前20厂家表现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零售渠道为处方药市场的内外资企业表现(不含OTC)
互联网电商渠道处方药市场TOP20企业包括11家外资和9家内资,销售额占比40.6%,整体增速较高。诺和诺德2023年同比大涨334%,排名升高17位后位列第三;内资白云山集团和齐鲁制药排名较高(表1)。
详细线下药店和互联网电商渠道TOP20厂家销售额及排名变化,请见79页完整版《中国药品市场格局及前瞻》蓝皮书(纸质版获取见文末)。
零售终端分治疗领域药品市场表现
关注不同治疗领域药物在零售渠道的发展格局,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线下药店的中成药销售额占比系所有渠道中最高(39.2%)。整体来看,零售药店排名前三的药品是消化道代谢(14.5%)、抗肿瘤药(9.4%)及心血管系统用药(8.8%),合计占比超30%;而互联网电商渠道除消化道代谢药物(17.9%)外,皮肤病用药(10.3%)及泌尿生殖系统用药(9.7%)排名亦靠前。
细分治疗领域药品市场表现
受益于医保谈判“双通道”、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医保控费政策,2023年高值创新药物的处方外流趋势明显,抗肿瘤药物在两个零售渠道增长均高于渠道平均增长水平,且远高于院内医疗机构渠道的增长,尤其在线下药店(DTP药房为主)渠道增速最高,2023年同比增长达到33.1%。此外,在线上电商渠道,消化道代谢药物增长高于渠道整体增长水平,而在其他五个渠道均低于渠道平均增速(图2)。
图2-2023年零售渠道西药治疗领域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更多详细图文分析请见79页完整版《中国药品市场格局及前瞻》蓝皮书(纸质版获取见文末)。
零售终端药品市场重点产品表现
根据法伯全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线下实体药店的处方药产品销售额排名TOP20产品中,包括1个中成药和19个西药(表2)。西药中8个产品为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慢性病用药,除安达唐外,另外7个均为国家集采的未中标原研产品,排名较高的为降脂药立普妥、降压药倍他乐克和拜新同。与院内渠道受集采影响而大幅下降不同,拜新同在院外零售药店渠道销售额增长26%。
表2-2023年线下药店销售排名前20位产品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零售渠道为处方药市场的产品表现(不含OTC)
此外,受益于线下DTP药房的高速发展,整体线下零售药房渠道有8款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药物排名前列,分别是来自默沙东、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上海复星医药的四个PD-1抑制剂,阿斯利康、正大天晴和江苏豪森的原研口服靶向药物泰瑞沙(奥希替尼)、福可维(安罗替尼) 和阿美乐(阿美替尼),以及诺华集团的免疫抑制剂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
在互联网电商渠道,2023年排名前20的处方药亦包括19个西药产品,其中,除10个泌尿生殖系统用药外,其余主要为慢病用药、抗病毒药物、抗哮喘和慢阻肺药物等(表3)。诺和诺德的注射用GLP-1受体激动剂诺和泰(司美格鲁肽)以近15亿元销售额位居线上渠道榜首,同比大涨444.6%。值得关注的是,该药物的口服剂型诺和忻已于2024年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表3-2023年互联网电商渠道销售排名前20位产品
数据来源:法伯全渠道数据
*零售渠道为处方药市场的产品表现(不含OTC)
增速方面,在互联网电商排名前20且增速较高的还有抗流感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韦的两款中标产品,分别为东阳光药业的可威和罗氏的达菲。整体来看,TOP20中有16个国家带量采购产品,除泌尿生殖系统用药外,其余多为未中标原研产品,如可定(瑞舒伐他汀)、韦立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立普妥(阿托伐他汀)、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
详细线下药店和互联网电商渠道TOP20产品销售额及同比增长情况,请见79页完整版《中国药品市场格局及前瞻》蓝皮书(纸质版获取见文末)。
影响零售终端市场发展的因素
根据法伯市场预测模型显示,在院外零售渠道中,对传统药店渠道影响较大的正向调节因素是医保控费和门诊统筹引起的处方外流,而线上电商的发展会对其产生竞争影响。DTP药房渠道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最大正向影响因素是新产品上市及纳入医保。互联网电商方面,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承接医保控费后引起的处方外流,其次是互联网医疗及网售处方药放开等推动线上渠道发展的因素。预计到2028年,院外渠道总体占比将升至35%,与2023年相比,互联网电商和DTP药房渠道分别升高3.3和3.0个百分点, 传统药店渠道规模占比略有降低。(更多影响因素图文分析及分渠道预测量化结果,详见完整版蓝皮书)。
扫码申请获取
《中国药品市场格局及前瞻》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