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医保支付改革真实世界研究(Part IV)
前言
在前面几部分,我们利用DRG试点样本医院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了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资源消耗成本控制的影响,在患者层面已经看到了医疗各部分费用不同程度减少、住院天数降低等现象。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继续在较为关注的药品方面,研究患者的处方变化,例如哪些类型的产品在患者人数和用药次数上增多,哪些类型减少,是否与国家合理用药、集中带量采购和国谈等政策联动。
由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病种选择范围较小,我们同时利用法伯数据库分析了DRG试点城市天津市全部药品的变化趋势来进一步研究现行药品政策下医院市场表现。
在DRG支付标准对病组费用的限制下,受影响最大的药品类型主要有合理用药监控药品、高价药品和自费药品。那么,随着全国DRG改革的推进,加上门诊APG付费改革的启动,医药企业应提早准备应对措施,法伯也会给出相应的建议。本部分观点主要来自于业内专家的访问,对此深表感谢!
目录
Part II:DRG付费运行方式及试点医院患者住院总费用变化
Part III:临床路径下的病组成本控制及试点医院资源消耗细分
Part IV:试点医院患者用药变化及DRG改革下医药企业的应对建议
















结语
综上,在住院患者的用药方面,医生的处方越来越贴近临床路径及各类指南的用药方案,也会随着创新品种的上市而纳入治疗效果更好的品种,从而使得治疗性药物的费用占比提高。在非主要治疗性药品的使用上,用药方案暂时并未作出很大的改变,只是根据患者相关指标,减少抗菌药和国家监控品种的使用,提高集采VBP品种、医保谈判品种的使用。在药品的品牌选择上以同效价优为原则,于是也使得集采中标产品和谈判药品的使用从政策强制性转变为自主性。
全国三年完成住院DRG全覆盖的行动仍会继续,门诊APG付费改革或其他更为先进的医保支付改革措施也会在不同地区陆续出现,医药企业应提早准备应对方案。
从这些DRG试点医院运行初期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DRG或DIP付费改革,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也深化到医疗机构的临床路径、检查化验、药品耗材使用及医疗服务的全过程,推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临床路径更科学、药品耗材使用更合理,医保基金支付更有效。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和完善还需要时间,目前仅仅体现了一个开端。
本次报告主要体现了某些DRG试点医院模拟运行(天津市2021年初试点医院陆续开始模拟运行,11月实际付费)情况,而DRG的影响在全国范围来说,会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甚至不同的医院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全国DRG支付实际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还会对不同地区的医院样本持续分析。